醫療補給站
2024.07.22
【日常保健】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須開刀嗎?家長必知7大照顧重點
主編/陳素華
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生率不算低,大約每1千名新生兒中,即有8-10位患有此病。罹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,因為先天心臟構造異常,從出生起除了應定期就醫追蹤病況,在居家照顧上,也要特別費心,尤其是飲食營養,必須讓病童跟上成長標準,才能避免生長遲滯使心臟病問題雪上加霜,或增加手術的風險。
▲先天性心臟病發生率不低,約每千名新生兒,即有8-10名患有此病。
許多父母可能會問,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有先天性心臟病?目前並沒有非常確切的原因,環境及遺傳因素都有可能造成,譬如環境中的放射線照射、藥物服用、病毒感染、荷爾蒙,以及母親本身是高齡產婦、患有糖尿病,或染色體異常、基因突變等,都可能讓胎兒在早期心臟發育的過程中出現損害。因為引發先天性心臟病原因多元,難以預防,因此父母也不需過於自責。
先天性心臟病有許多種類,最常見的一種是「心室中膈缺損」;其次是「心房中膈缺損」,而開放性動脈導管、法洛氏四合症則分居第三、第四種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,不過有些孩子可能同時有2-3種異常症狀,這樣就會讓治療更加複雜。
但不是所有的先天性心臟病都必須馬上開刀治療,每個孩子的症狀不同,有些症狀可以先觀察,或用藥物治療,有些則可能等候孩子身體狀況較好時才動刀,因此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,必須長期、固定在醫師的觀察追蹤及完整的評估下,才能獲得最佳治療。醫師也會透過包括心臟超音波、心導管等相關檢查,來評估心臟病的嚴重狀況,以確定是否需要立即開刀。
▲先天性心臟病病童必須長時間、固定回醫院追蹤,才能得到最佳的治療。
不過,有三分之一罹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,最終仍需以手術治療改善病況,甚至有些病患於孩童時期做過手術,成年後也可能因其他問題需再次手術,因此無論是否已經開刀或儘管手術後恢復正常,持續、固定回醫院追蹤仍是必須的。
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,多半較易出現喘及疲倦現象,連帶使食慾變差,讓原本心臟疾病導致成長遲滯問題更加嚴重。除此之外,病童的病情變化也需要多加觀察並定期回診,以免危及生命,因此家長在平時照顧上便需要多加費心。以下將照護重點歸納於下:
⚠️注意:必須於每次餵藥前用聽診器測量心尖脈1分鐘,若1歲以下低於100次及1歲以上低於80次,須停藥並請醫師調整藥物。
⚠️注意:平時應多吃含鉀食物,如香蕉、深綠色蔬菜、番茄、奇異果、各式肉類、牛奶,避免鉀離子過低。
▲除了過於劇烈的運動外,心臟病童一樣能保持正常的活動量。
▲心臟病童進行牙科檢查、治療前,應主動告知病況,以評估是否需服用預防性抗生素。
家中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,父母及照顧者仍應隨時保持警覺心,觀察孩子是否出現異常症狀,出現時即必須馬上就醫:
參考資料: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「心臟病疾病手冊教師版」、馬偕醫院及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心臟科衛教資訊、臺大醫院兒童專欄電子報
回上頁
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生率不算低,大約每1千名新生兒中,即有8-10位患有此病。罹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,因為先天心臟構造異常,從出生起除了應定期就醫追蹤病況,在居家照顧上,也要特別費心,尤其是飲食營養,必須讓病童跟上成長標準,才能避免生長遲滯使心臟病問題雪上加霜,或增加手術的風險。
▲先天性心臟病發生率不低,約每千名新生兒,即有8-10名患有此病。
❤️引發先天性心臟病的可能原因
我們的心臟大約在母體受孕後的3-8周即開始發育,也就是約媽媽懷孕兩個月內便發育完成。而這過程當中,若有一些因素導致胎兒心臟及大血管發育受阻或失常,即會造成心臟缺損,這便是先天性心臟病,因此,這個疾病是與生俱來的。當然,兒童心臟病除了先天因素,後天的病毒、細菌感染,或代謝異常也可能引發後天性心臟病。許多父母可能會問,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有先天性心臟病?目前並沒有非常確切的原因,環境及遺傳因素都有可能造成,譬如環境中的放射線照射、藥物服用、病毒感染、荷爾蒙,以及母親本身是高齡產婦、患有糖尿病,或染色體異常、基因突變等,都可能讓胎兒在早期心臟發育的過程中出現損害。因為引發先天性心臟病原因多元,難以預防,因此父母也不需過於自責。
❤️先天性心臟病孩子的開刀時機
先天性心臟病有許多種類,最常見的一種是「心室中膈缺損」;其次是「心房中膈缺損」,而開放性動脈導管、法洛氏四合症則分居第三、第四種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,不過有些孩子可能同時有2-3種異常症狀,這樣就會讓治療更加複雜。但不是所有的先天性心臟病都必須馬上開刀治療,每個孩子的症狀不同,有些症狀可以先觀察,或用藥物治療,有些則可能等候孩子身體狀況較好時才動刀,因此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,必須長期、固定在醫師的觀察追蹤及完整的評估下,才能獲得最佳治療。醫師也會透過包括心臟超音波、心導管等相關檢查,來評估心臟病的嚴重狀況,以確定是否需要立即開刀。
▲先天性心臟病病童必須長時間、固定回醫院追蹤,才能得到最佳的治療。
不過,有三分之一罹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,最終仍需以手術治療改善病況,甚至有些病患於孩童時期做過手術,成年後也可能因其他問題需再次手術,因此無論是否已經開刀或儘管手術後恢復正常,持續、固定回醫院追蹤仍是必須的。
一般來說,當出現下列情況時可能會需要盡快手術治療 :
- 發紺性心臟病,且病童發紫現象嚴重
- 病情短期內可能急速惡化
- 中重度肺動脈瓣膜狹窄
- 出現心臟衰竭或成長遲緩
- 出現肺高壓,且有呼吸困難現象
❤️先天性心臟病病童居家照顧7重點
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,多半較易出現喘及疲倦現象,連帶使食慾變差,讓原本心臟疾病導致成長遲滯問題更加嚴重。除此之外,病童的病情變化也需要多加觀察並定期回診,以免危及生命,因此家長在平時照顧上便需要多加費心。以下將照護重點歸納於下:
1.服藥
毛地黃及利尿劑,是先天性心臟病孩子經常需要服用的藥物。- 毛地黃
⚠️注意:必須於每次餵藥前用聽診器測量心尖脈1分鐘,若1歲以下低於100次及1歲以上低於80次,須停藥並請醫師調整藥物。
- 利尿劑
⚠️注意:平時應多吃含鉀食物,如香蕉、深綠色蔬菜、番茄、奇異果、各式肉類、牛奶,避免鉀離子過低。
2.飲食營養
先天性心臟病孩子因為身體狀況,多半食慾不佳,為避免影響孩子成長,建議平時可提供高蛋白、高熱量的食物,並以少量多餐方式供應,避免胃膨脹壓迫到胸腔,增加心臟負荷。3.活動量
小朋友多半會自己調節活動量,因此並不需要特別限制孩子運動,除非孩子運動完發紺、異常喘及累。不過,對於未開刀的心臟病童,以及病症較嚴重者,務必遵守醫師指示,限制運動量,譬如跑步、打球等劇烈運動可能較不適合;短暫的遊戲追逐、使用遊樂設施等,則較無限制。▲除了過於劇烈的運動外,心臟病童一樣能保持正常的活動量。
4.睡眠
心臟病病童因為呼吸較費力,容易感到疲倦,當他們感到累時就應該休息。睡眠環境應盡量安靜、適溫,避免突然的聲響,以免病童嚇到;另外,病童血液循環較差、易手腳冰冷,應注意保暖。5.排便
當病童用力排便時,會增加能量及氧氣的消耗,使心臟負荷加重,因此患有心臟病的孩子,平時應多攝取高纖食物,避免便秘。6.就醫及治療
心臟病病童易受細菌感染心內膜炎,當需要就醫時,尤其進行牙科、消化道及泌尿道等各項檢查或手術前,一定要告知病史,並請教原兒童心臟科醫師,以評估是否需要服用預防性抗生素,避免治療過程遭受感染。▲心臟病童進行牙科檢查、治療前,應主動告知病況,以評估是否需服用預防性抗生素。
7.緊急情況
家中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,父母及照顧者仍應隨時保持警覺心,觀察孩子是否出現異常症狀,出現時即必須馬上就醫:
- 呼吸困難、急促
- 發紺現象嚴重
- 心跳、脈搏比平時慢或快
- 高燒不退
- 眼眶、前囟門、下肢水腫
- 尿量驟減
- 活動力變差
參考資料: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「心臟病疾病手冊教師版」、馬偕醫院及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心臟科衛教資訊、臺大醫院兒童專欄電子報